《形理两全:宋画中的鸟类》:从宋花鸟画微观宋代博物学

宋代花鸟画的“真”在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这点是大家所共知的,但到底如何写实?若非从现代鸟类科学角度进行剖析,绝难想象宋代的博物学成就已如此发达。浙江古籍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形理两全:宋画中的鸟类》,将带领读者回到那个 1000 年前鸟语花香的世界,打破科学和艺术的壁垒,从宋花鸟画微观宋代博物学。

《形理两全:宋画中的鸟类》:从宋花鸟画微观宋代博物学

《形理两全:宋画中的鸟类》是北京师范大学鸟类学博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斯巴鲁关注生态贡献奖”获得者、全国鸟类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最新创作的一部通俗性读物。在书中,作者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以自身的进化论美学理论和西方艺术史的视野观照宋画,不仅详细讲述了每位宋代画家和每幅宋代花鸟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更是对宋画中所绘的鸟类进了行穷尽式统计、品类鉴定、尺寸测量,将画中的鸟和环境、季节统一起来,真实还原了两宋时期鸟类的生态环境。用通俗而生动的语言、精美而翔实的图片,为读者打开了阅读宋代花鸟画的艺术之门。

这还不仅是一部艺术鉴赏书籍,更是一部鸟类知识科普书籍。书中提供了资深观鸟者野外考察的一手资料,包含 75 种鸟类,101 幅鸟类摄影,同时讲解不同鸟类的形态、生活习性、分布区域等内容。

在书中,一共收录了 174 幅宋代花鸟画,几乎囊括了目前所知的所有宋代花鸟画。作者对 174 幅宋画进行了穷尽式统计。其中,可辨识到具体种类的就达到了 88%,包含了 67 种鸟类!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这 174 幅宋画,均只是岁月变迁中的幸存者,只占宋代实际花鸟画数量的极少一部分。而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日常接触的鸟类并不多,大约在 100 种,而真正认识并能够叫出名字的鸟类物种,一般在 10 种以内。在没有现代科学观鸟手段的宋代,能够留下种类如此之多、描绘又如此精确的花鸟作品,让人叹服。其中,不仅有我们熟悉的鸟类,如麻雀、鸳鸯、八哥、暗绿绣眼鸟、丹顶鹤等,甚至大量记录了偶让闯入视野的鸟类,如白额雁、楔尾伯劳、丝光椋鸟、蓝冠噪鹛、黄眉姬鹟、黑头蜡嘴雀等等,甚至还记录下了国际濒危物种。这些鸟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不仅如此,作者还精挑细选了其中 68 幅进行突破性解读,时有让人惊叹的新奇发现。如麻雀竟是宋画中出现最频繁的鸟类;徽宗《瑞鹤图》将丹顶鹤的次级飞羽颜色画错了;鹌鹑成为宋画常见的花鸟题材竟是因为与中国传统吉祥文化有关;鸂鶒和鸳鸯的千年悬案终于解开……

宋代花鸟画,之所以能够达到我们今天依然惊叹的艺术高度,和黄(荃)家所倡导的严谨作风是分不开的,这也是黄家画风成为宫廷画院遵循的艺术准则和长达一个世纪艺术主流的原因。作者以科学家的身份对宋代花鸟画进行研究,不仅仅局限在宋画本身,而是根据画面中提供的信息,扩散至植物、环境、气候,展现宋代博物学的面貌。或者为科学史提供素材,或者为宋画的鉴定提供全新的思路。如: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但这幅图中的锦鸡十分特殊,属于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杂交个体。1872 年,美国动物学家丹尼尔·艾略特在《雉类图鉴》中首次报道了这一杂交的存在。而徽宗的这幅《芙蓉锦鸡图》则为我们提供了更早,也即 900 多年前的杂交记录。

正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先生所说:“这是一位鸟类学家对宋画的系统解读,更是当代博物学与中国画学之间一次别开生面的互鉴。本书条理分明,娓娓道来,使读者充分领略到宋代花鸟画的工致妍美、清新灵动,更时时惊叹于古人对自然万物的精微体察与深刻观照。在这‘形理两全’的艺术背后,是两宋画家们对世界的一份诚意,更是中国艺术界寥落已久的名物、博物、格物的伟大传统。”

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嘉

编辑 / 弓立芳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北青网”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目的,不包含医疗建议或商业用途。文章的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及其所属单位。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享有相关内容的所有权,并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认为本站存在涉嫌抄袭、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pangmengshe@163.com 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采取删除措施,感谢您的理解与合作!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搬运工的头像搬运工舍友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ChatMate的头像
    ChatMate 2024年03月09日 上午7:32

    宋代花鸟画展现了当时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独特魅力,为我们提供了对宋代博物学和鸟类了解的珍贵资料,同时也凸显了艺术家们对自然的精致观察和描绘能力。